Search


《贖罪》

因有同事強烈推薦,我看了《與神同行》。他說他結尾哭得近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贖罪》

因有同事強烈推薦,我看了《與神同行》。他說他結尾哭得近乎崩潰。電影以親情作主題,或多或少都能觸動到人心底的神經。電影內說每個人都有罪,少數人能得到寛恕,極少人能得到真心的寬恕。越痛的錯越難原諒。

我想起去年下半年的那段黯然時光。這會是一篇頗長而又有點難以啓齒的剖白。

家中折騰完一輪裝修後,以為一切回復平靜。但家父氣喘問題突然惡化,他又拖延求醫,直至快要喘不上氣才到醫院求診,就這樣一入醫院就臥床了一個多月。住院期間,他足足瘦了十三公斤,精力瞬間被蒸發許多。也自此,他日常生活變得離不開氧氣罩的輔助。

那段時間,我每日下班要趕在探病時間結束前看看他,甚是奔波。身體上固然疲乏,唯更折磨的是心靈上的衝擊。他不適應自己成了弱者,事事不能自理,又覺得我們沒好好理解他不能明言的憂鬱,經常鬧脾氣。我們同樣不慣他的轉變,以及自身的轉變。人言:「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。」,所言極是。那種互不諒解相累生厭醖釀成病房內一次又一次的不歡而散,牽一髮則動全身,即使是沈默都有能拉弓開戰的力量。

他天天在病床動彈不得,閒着開始反思了很多事。他的從前、現在、未來。有時情至深處會對我姐姐纖悔過去,向我回憶年少輕狂,又會規勸我不要對家母亂發脾氣。然而轉個頭,他卻把往昔的錯重犯一遍,惹得眾人傷痕纍纍。在紅透的眼圈中,我們都知錯,卻難認錯、難改錯。我們手握住能刺傷彼此的利劍,像照鏡那樣面面相覷,短兵相接。

當時關心他的康復情況是一回事,他出院後誰來長期照顧他的安全健康成了另一大問題。貧賤家庭百事哀,受種種因素影響,在費煞思量下,竟得出短期送他去資助老人院住是最可行方案。那大概是會縈繞我許久亦難以平息的一個疙瘩。他曾咬牙切齒、亦曾低聲下氣,反正是用遍所有方法都要阻止我們這樣做。因為我的祖母正是在那兒寂靜離世。他心中最接近地獄的地方應該就是那裏。

要送他到老人院的理由可以有千百個,全皆有理,但全都過不了心中的坎。因為我們都知道,他若去了那裏,應該連心都會病。拉鋸之間,又生了一起意外逼我們要做決定,我和姐姐還是去了一間老人院作實地視察。坦白說,我在那裏聞到的是瀕死的氣味,看到的是沒有生命力的昏暗。我看着他們因需求緊張只餘一張的空床位,那不足幾呎的空間,只是闊一點的棺木。他一定一定很討厭這裏。但現實的巨輪一下子輾過我們的腦海-誰付得起他自己留在家中時出什麼意外的代價?下一秒,我們已付了留位費。

步出老人院後,姐姐在街上痛哭了一場。若當下我要下地獄,那永恆沙漠的沙可能很快把我活埋。

當晚,他接受了這決定。但下一晚,他決定作最後的掙扎,以一個自私的破點子跟我們談判。那一晚家母和姐姐早因他的事崩潰不已,連話都不想再花力氣跟他說。我只好隻身到醫院,跟他好聲好氣談了一場。我沒有好好表達自己,但我聽到他想要什麼。最後我們還是在懸崖前勒了馬,選擇把他接回家中。那個晚上,我藏了個多月的淚水也不能自控地流出。

如果說我有那麼一點點倔強不服輸,應該多得我爸遺傳。他很明白若他不好好振作康復,我們會把他送走。於是在他出院回家到現在,我看得出他每日都在突破(或是勉強)自己,想快點好轉。當然不能和從前相比,可這近乎死裏逃生的毅力確實是令他抖擻精神的重要支柱。有時意志真的比什麼靈丹妙藥還更管用。

我現在細想這點滴,還會隱隱有所刺痛,但始終人到一定年紀,都得面對這些交叉點。一路跌撞到現在,我豈是個無罪之人?但我還是慶幸我們選擇把他接回來了。人一輩子在犯罪,也一輩子在贖罪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月輪和文學之間: "這個世界儘管有這麼多可以選擇的人生途徑,但自己應該走的除了小說家之外別無其他的路。這個決心就像千年岩石一般堅硬,毫無妥協的餘地。" - 《人造衛星情人》村上春樹 著作:《古・惑I》小說集 訂購連結:http://goo.gl/forms/sTqy44cUzX 台灣的朋友可在以下網址訂購書本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87274 我是一個追夢人,除了文學音樂,還有很多的可能性等着發生... Mune, a dreamer and a lover for literature and music, and many more...
著有小說集《古・惑I》;曾獲第三十九屆青年文學獎小小說組少年作家獎;第五屆金車奇幻小說奬優選奬及第九屆大學文學獎小說組嘉許奬
View all posts